市財政局六項舉措全面深化預算管理改革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以及中央、省關于深化預算管理改革要求,通過完善工作制度、創新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流程,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體制,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推動財政預算管理改革提質增效。
一是預算管理改革縱深推進。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對支出預算逐筆審核,項目支出與往年脫鉤,根據項目公開評審、預算執行以及績效評價情況,并結合可用財力合理安排預算支出,切實打破基數依賴和支出固化格局。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把加強預算項目儲備庫建設作為改進項目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編制質量的重要抓手。加強“四本預算”統管,推進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統編、統批、統用。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市屬國企利潤上繳比例提高至30%。加大統籌盤活力度,2021年市級收回盤活結轉結余資金4.6億元,全市統籌不同預算、不同渠道資金23.3億元。
二是財政管理體制更加完善。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2022年印發實施市與屯溪區、高新區財政管理體制調整方案,按照“保證存量、分享增量,合理分稅、屬地征管,統一框架、簡明規范,協同發力、系統推進”的原則,進一步理順市與區之間財政分配關系,規范稅收征管秩序,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市區兩級加快經濟發展、加速財源培育、促進財政增收的積極性。推進市以下科技、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建立差別化分擔機制,規范事權支出標準制定及管理。
三是預算績效管理全面實施。制定市級項目支出績效自評操作規程和績效評價操作規程等,健全績效管理制度體系。開展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全面績效自評,實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雙監控”,建立市級分行業、分領域、分層次的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會同市審計局開展預算績效管理聯合抽查和重點績效評價,建立“財審”協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聯動機制。持續擴大公開深度和廣度,2022年,市級有764個項目績效目標隨部門預算同步公開。
四是政府債務管理嚴格規范。嚴格專項債券管理,提升項目績效,實現推動項目建設、補齊民生短板和項目收益償還的良性循環。2022年省已發行并下達我市新增專項債券資金33.71億元,其中市本級5.8億元,重點保障了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及生態環保等領域等8個項目的建設資金需求。嚴格執行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積極爭取再融資債券,緩釋財政當期支出壓力。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健全常態化監測機制,強化債券項目績效管理和舉借單位還債責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五是厲行節約機制有效建立。將政府過緊日子作為預算管理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艱苦奮斗、開源節流、節用裕民。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全市“三公”經費支出連年下降。2022年,市政府出臺過緊日子三十條新政,圍繞守牢“三?!?、壓縮事項、禁止事項、嚴控事項、統籌事項、國企降本增效等6個方面,嚴肅財經紀律規矩,嚴格財政支出管理,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用政府的緊日子保障老百姓的好日子。
六是信息化支撐作用著力發揮。按照財政部、省財政廳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要求,堅持以系統化思維和信息化手段推進預算管理工作,規范預算管理流程,在預算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中實現資金從預算安排源頭到使用末端全過程流向明確、來源清晰、賬目可查的整個閉環管理模式。根據4月的全省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情況通報,我市綜合得分居全省前列。搭建數字智稅(財源建設)平臺,建立推進數字智稅平臺涉稅信息共享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調聯動,提升稅收征管效率。注重收入分析研判,完善財源建設政策措施。